阅读历史 |

第六十二章 卧松道人(2 / 2)

加入书签

卧松道人将目光转向杜晋,点了点头,说道:“这位杜公子倒是彬彬有礼,在俗世之中应是备受欢迎吧,尤其一颗慈悲善良之心十分难得,此心会成就你后世之名,但也会成为你今生所累。”

杜晋闻言,极为惊讶,说道:“前辈只不过匆匆一眼,便能看透杜某心性及命势。在下实在佩服。既然先生说在下今生会被这慈悲之心所累,能不能指点迷津呢?”

卧松道人摇摇头,说道:“凡事皆是天定,这是你注定要走的道路,老夫只能祝你好运罢了,多了便不好说了。”

杜晋也点点头,回道:“先生说的是,若是凡事都说透了,那人生也便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乐趣,苦中作乐也未尝是件坏事,一切随缘吧。”

看到杜晋如此感悟,卧松道人也满意地笑了笑。

李愁心这时也说道:“先生,杜晋老弟确如你所说,悲悯世人,这确实是愁心所不能及,但愁心有幸与杜晋老弟结识,也不枉这一生所求。”

见李愁心如此说道,卧松道人又说:“至于愁心小友,那就比杜晋小友轻松惬意多了,生性放荡不羁,来去自由,这也注定小友这一生将无拘无束,逍遥自在呐。”

李愁心连连点头,回道:“先生说的是,愁心此前醉心仕途,多年挣扎终不得,但一朝来到君王侧,却突然发现这并非自己内心所追求的,这才东游而来,有了这一场邂逅。”

卧松道人饮了一杯茶,看着眼前的两个年轻人,叹道:“后生可畏呐!今后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都将有你们的名字流传,被世人称颂。”

说完了李愁心和杜晋,三人沉默片刻,都将目光看向远处的山岭和云雾,仿佛眼中已然呈现出未来的生活场景。

“先生,愁心冒昧,敢问先生居此多少年?”李愁心问道。

卧松道人捋捋胡须,答道:“老朽自踏破红尘后便到了此间,只是那时并无云隐观,只有这苍松如龙,老朽便倚此苍松修道,饿食野果,渴饮松露,困卧松上,已不知过了多久,只觉自己年岁渐长却无老迈之感,后又遇被追杀的幼子灵风慌不择路进了此处,老朽见有他有缘便收做弟子,想来如今已有三十余载,只是这小子自从十五岁后就不再生长,至今仍是童子模样,说来也怪。在老朽的记忆中,已然经历朝代更迭,君王变换,实在是不计年数了。”

两人闻此,纷纷惊呼仙人。

李愁心感叹道:“世间除了仙人之外,恐怕无人能存世如此久远,乃真仙也。”

杜晋也言道:“不多,即便连弟子也仿如残破大道,与世长青,真乃仙人。”

卧松道人却笑笑,言道:“仙人也好,凡人也罢,卧松自在便好。”

两人纷纷朝卧松道人行了一礼。

卧松见两人有这番机缘,于是说道:“你二人既来此处,老夫便一人送你们一件礼物吧,也算是相交一场。”

卧松道人伸手朝屋内,便有两件物品凭空飞了过来,落在道人手中。

“此物为先天宝玉,我见杜晋小友文质彬彬气质儒雅,这玉珏倒是十分相配,此玉老朽已经加持过,若是遇到命悬一线之事,此玉可保你性命无忧。”说着,卧松道人便将此玉递到杜晋手中。

杜晋拿着玉珏,十分感慨,难道自己日后真会经历这命悬一线的时刻,但此时也没有多问。

卧松道人又继续说道:“此物为山河全阵图,记录了上古至今的玄妙阵法,适才看小友破解了九宫八卦阵,与阵法一脉兴许有些渊源,此物你拿去参研,日后定能派上用场。”

李愁心接过一本诗集般大小的书册,问道:“敢问先生,我今后会用到此物先生从何看出?”

卧松道人微微一笑:“你小子,此次东游所为何事?”

李愁心抿嘴一笑:“先生真乃神人,未卜先知,愁心这次真的折服了。”

道人看着这两位年轻人,说道:“大道长远,望两位终有所得。”

两人再次拜谢。

而道人再次说道:“愁心小友,你此去天姥山定要当心,这天姥山可是传世古教,教中深不测之人众多,尤其是掌门,虽然你剑术超绝,但最强一式尚未出世,自保虽然无虞,但要想带人离开却也不易,这阵法既然给你了,你就好好修行,届时虽说不能帮你压制对手,但足够助你脱困。”

李愁心又看了看手中的阵法书册,将其收进了怀里。

“先生,既然相识一场,又得你馈赠,杜晋实在过意不去,常言道来而不往非礼也,既然得了先生馈赠,自然也要回敬先生,但一般俗物想来入不得先生法眼,可真让在下惆怅不已。”

卧松看着杜晋,说道:“话虽如此,但世间之物已无老朽所求,所以这礼不礼的就算了吧。”

杜晋脸上则顿时有些为难,这时李愁心说道:“我看先生房中有笔墨纸砚,不如我与杜晋老弟各书一诗赠与先生如何?这才算真正的相识一场,有来有往。”

道人笑言道:“此法甚妙,这书画看起来倒没那么俗气,我这房中墙上尚有两个位置,那便你二人各作一幅挂于墙上吧,也算留个纪念。”

三人回到屋中,李愁心率先拿起纸笔书写起来,笔墨挥舞间一幅洒脱不羁的草书成品跃然在前,诗道:

云雾松上云中仙,

笑卧松枝自在闲。

烹茶无问凡尘事,

不计人间多少年。

卧松看了李愁心所书之诗,连连点头,口中也念道:“烹茶无问凡尘事,不计人间多少年。”

看了李愁心的作品,杜晋也一挥而就,字迹工整,苍遒有力地写下:

山中寻得不老仙,

净水步步生金莲。

四方鸣鹤常做客,

十里云雾好乘眠。

道人又看了杜晋所写,与李愁心所写全然不同,而后欣喜地将两幅诗作挂于墙上,仔细观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