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72章 金田起义·迎主之战(1 / 2)

加入书签

天幕上。n

广州街道上。n

因昨宵一夜风雨,地上飘满了摧落的枯叶。n

一位高大虚胖、凸颧凹目、脸色蜡黄的男人脸上满是阴郁。n

他揪了揪已经多半花白的胡须,望着国子监外张贴的榜文。n

随后狠狠的骂了句“丢佢老母黑!”n

又急速用旁人难解的客家话骂了几句什么。n

愤然转身离开那面贴有中第举子名字的黑墙。n

……n

【洪秀全生于嘉庆十八年阴历十二月十日(1814年1月1日)】n

【出生地是广东花县一个名叫“福源水”的地方,后迁至官禄埗村。】n

【此地距广州几十公里,现在的花县称为“花都”,已经并入广州市。】n

【洪秀全原名字叫洪火秀,依排行又名洪仁坤,“秀全”是他为自己起的“号”。】n

【道光八年(1828)十六岁的洪秀全首次参加科举考试,县试高中,但府试失败了。】n

【于是,他在获得一村塾师职位后,仍继续苦读,准备再考。】n

【道光十六年(1836)、十九年(1837)、二十三年(1843)他又去考了三次,皆落第。】n

【此时,他已近三十岁,终于失望了,愤愤不平道:“等我自己来开科取天下士罢。”随手持锄头,把家中所供的孔圣人牌位砸得稀烂。】n

【谁也没料到,这么一个花县落第青年,日后成为开挖清朝第一锨墓土的人。】n

……n

大唐。n

“这是个黄巢啊……”n

李世民想到了那位冲天香气透长安的大唐掘墓人……n

也不对,大唐掘墓第一人应该是李隆基那王八蛋……n

“你们说,若是没有黄巢……”n

几人听得李世民未尽之意。n

“这把火,洪秀全不点,也有别的人来点。”n

魏征看着天幕里愤愤不平的男人,对李世民叉手行礼道:n

“一片森林,不是郁郁葱葱,而是枯枝烂叶遍地,那早晚都是被烧的命运。”n

“人总会注重了这个点火的人以及点火的时机,而忽略了能形成熊熊大火的环境。”n

“而后者才是星火燎原的根本所在。”n

……n

大明。n

朱元璋想到了李自成。n

“若不是崇祯采纳臣下意见,撤掉驿站,李自成没了工作,后来开始造反,后来进了京……”n

“大明也不会亡……”n

“最起码不会让女真人捡了大漏!”n

马皇后给他倒了茶水,叹声道:n

“就明末那模样,没有李自成,也会有张自成、李自成。”n

“就如同这清朝,世事糜烂如斯,遍地烽烟也只是迟早的事情。”n

……n

大清·乾隆时期n

乾隆一个眼神下去,身边的太监立刻缓缓退步离去。n

“哼。”n

……n

【圣贤书他是读不下去了,洪秀全找来道光十六年(1836年)他二次赴广州赶考时,在龙藏街的贡院门前得到一份基督教免费派发的小册子《劝世良言》。】n

【研读之中,又联想到道光十七年他落第后大病四十余日梦中的种种异象,突然发现自己就是天父上帝赐封的“太平天王大道君王全”,受命降世斩邪扶正。】n

【于是,他便自施洗礼,自行传教了。拜上帝。】n

【此后,他与小时玩伴冯云山、族人洪仁玕一起,开始把“上帝”当成件事来做,发展徒众,宣扬“教义”,结会礼拜。】n

【大概在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前后,在紫荆山地区传教的效果明显,皈依的信徒达两千余人,使这一地区成为拜上帝会活动的中心,才有了“拜上帝会”这个正式名称。】n

【手下有了几个信奉者,洪秀全胆气倍增,他用“教友”捐赠的银钱,立刻去找铁匠打制了一把名叫云中雪的“斩妖剑”,大吟歌诗以明志:n

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n

擒尽妖邪归地网,收残奸宄落天罗。n

东南西北效皇极,日月星辰奏凯歌。n

虎啸龙吟光世界,太平一统乐如何!n

【道光二十七年(1847),冯云山被捕,洪秀全出奔广东谋求营救,紫荆山拜上帝会会众一时群龙无首,陷于瘫痪。杨秀清挺身而出,控制住了局面。】n

……n

大清·康熙时期n

“痴梦!”n

康熙看着天上的一幕幕脸色铁青。n

看看这诗!n

让你落第还冤枉你了吗!n

但是……n

康熙恨得牙痒痒啊。n

所谓时势造英雄。n

张角、黄巢,莫不如此。n

明太祖也不认识几个字。n

“大清,成大明了……”n

……n

【杨秀清,广西桂平人,道光三年(1823)生于一贫苦农家,小洪秀全九岁,大咸丰八岁。】n

【五岁丧父,九岁失母,靠伯父拉扯长大,以烧炭种山为生。】n

【其性格坚毅,虽没有读过书,但才识卓异,在山民中小有威望。】n

【冯云山在紫荆山区传教时,那种人人都是上帝所养所生、大家都是兄弟姐妹的思想,打动了他。他也随众人入会,但一直未受冯、洪的重视。】n

【道光二十八年三月初三(1848年4月6日),杨秀清突然跌倒,不省人事,随后在昏迷中站起,满脸严厉肃穆:众小子听着,我乃天父是也!今日下凡,降托杨秀清,来传圣旨。】n

【一番天父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说教,一下子震慑了信徒们的心。】n

【这一天,后来被太平天国定为神圣的节日“爷降日”。】n

【既然天父选择杨秀清,杨氏也天然的成了领袖。】n

【这一年十月,天兄耶稣也降托萧朝贵下凡了。】n

【萧朝贵是杨秀清的密友,由此也进入了领导层。】n

……n

{在英国发现的太平天国印书《天兄圣旨》,记录了萧朝贵在三年多中一百二十余次扮耶稣下凡事。}n

{而耶稣对拜上帝会特别关注,最频繁时一日几次下凡,给予指示。}n

{那他还挺忙的……}n

{洪秀全的基督教知识,得自《劝世良言》这一小册子,对基督教没有全面的了解。}n

{这里其实就已经出问题了,洪秀全认为自己是天父皇上帝耶和华的次子,天兄基督耶稣的二弟。}n

{而冯云山、杨秀清也成了天父的三子、四子,萧朝贵在尘世间娶了杨秀清的干妹杨宣娇,称兄道弟几乎乱伦,结果成了天父的女婿。}n

{这种礼教中的君权神授和江湖上的兄弟结义,构致了拜上帝会领导层天人合一的小家庭。}n

{好处是团结,坏处就是后期争权夺利。}n

……n

大汉·武帝时期n

“皇帝称天子也,但天并非具体的人,故皇帝作为天的唯一代言人掌管凡间一切事物。”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