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72章 金田起义迎主之战(2 / 2)

加入书签

“皇帝称天子也,但天并非具体的人,故皇帝作为天的唯一代言人掌管凡间一切事物。”

刘彻对洪秀全这个拜上帝教的缺点,一眼就看透了。

“洪秀全将天指代为天父,洪秀全、杨秀清等人分别为天父之子。”

“夺嫡及互相杀伐之举就落下了法理。”

“争权夺利不可避免。”

小刘据看着刘彻,小声道:

“清朝还会继续下去吗”

刘彻没说话。

……

【洪秀全写了一篇《原道觉世训》的宣教文章,引用《礼记大同篇》,结合基督教教义,提出“太平”世界很快就可以到来,“天国”应该建立在地上。】

【在这个社会中,没有相凌相夺相斗相杀,天下男人皆为兄弟,天下女子皆为姐妹。】

【与遥远的天国相对应,又有人间的尽可享乐的“小天堂”。】

【一切财产归公、人无私产的“圣库”制度,更换来物质上的人人平等。】

【而要实现这一切,就必须与人间的“阎罗妖”拼斗。】

【清朝皇帝被宣布为“满妖”、“鞑妖”,其祖先是白狐赤狗交媾所生。】

【洪秀全、杨秀清等人决定推翻清朝了。】

……

天幕上。

一坐高台上。

洪秀全看着眼前坐在椅子上昏睡之人。

底下是一群枯瘦的百姓。

他们期盼的看着眼前的一幕。

坐在椅子上的人突然抽动了一阵,片刻后,身体不动嘴也不张。

一道声音从体内穿出。

“秀全,你要穿起黄袍吗”

洪秀全拜了拜,恭敬道:

“是的,吾兄。”

声音又道:

“既如此,要避吉,不可命外小见,根基不可被人识透也。”

“遵天兄命。”

……

【道光三十年二月二十一(1850年4月3日)】

【萧朝贵扮天兄下凡,传达天意,决定起义。】

……

大汉宣帝时期

“看似荒谬愚昧,实质上是结合了百姓们渴望被救世的心理,顺应人情。”

刘病已对洪秀全这一手感叹不已。

尽管这种超越现实的设计能不能长久下去他很怀疑。

但在最初实施之时,定能吸引不少贫困无告的百姓。

“将人们召集起来互称兄弟,给人们一种精神寄托。”

“再与本土传统思想融合,增加与百姓的亲近感,从而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

刘病已掂了掂怀里的大胖小子,对许平君道:

“科举确实选拔不出这种人才。”

“草莽龙蛇之辈。”

……

【道光三十年十月初一(11月4日)各地拜上帝会的首领根据天父、天兄的旨意各回所在,分头发动群众。】

【金田、洲、陆川、博白、白沙等处的拜上帝会众同时举旗,宣布起义。】

【杨秀清也于此日在金田公开露面,执掌兵权。】

【以军师杨秀清、萧朝贵共同名义发布的起义文告,着力宣扬了天父上帝“无所不知,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权能。】

【并号召各省有志之士“各各起义,大振旌旗,报不共戴天之仇,共立勤王之勋!】

【组成一支有两万人的太平军。】

【太平天国史上被称为“金田起义”的伟大斗争,就此揭开帷幕。】

……

{太平天国所谓的“金田起义”有其特定的具体内容,大体是指以金田为中心的各路拜上帝人马团营举兵,共扶真主,也即仗义起兵勤王。}

{“金田起义”是太平天国自身文献中的用语。与我们现在所理解的起义含义不是一回事。}

{考察一下太平天国人士所理解的金田起义,其确切含义到底是什么,与现今的理解有何异同,还是有必要的。}

{起义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了反抗反动统治而发动武装革命。有时指反动集团的武装力量背叛所属的集团,投到革命方面。”}

{《辞源》的解释只有四个字:“仗义起兵。”这是它的本义。}

{太平天国文献中的“起义”一词,用的正是其本义。}

{有时或不用“起义”而代之以“勤王”,其义为“为王事尽力”,多指起兵救援王朝。}

{所以所谓“金田起义”这个荣衔是洪、杨诸人在打下半壁江山之后才回头追封的。}

{“金田起义”其实是既没个确切地点,也没个确切日期,更没一张正式文告,因此它不像是个有计划的革命发难的行动。}

{洪仁玕事后追述说:“本不欲反,无奈官兵侵害,不得已而相抗也。”这句话大致是可信的。}

……

曹魏。

“所谓伸大义于天下吗。”

曹丕奇怪的看着说出这句话的曹操。

这台词不是父亲你该说的吧

曹操感受到异样的目光,横了他一眼。

“怎么他大耳贼说得,孤就说不得”

曹丕低下头。

“儿子绝无此意。”

曹操冷哼一声,看向庭院内停下动作的舞女,一挥袍袖。

“接着奏乐,接着舞!”

……

【有关州县很快便得悉金田等处有人举旗造反的情报。】

【十二月初五(12月8日),广西巡抚郑祖琛正式将此事向清廷奏报,清廷调派正规军前往镇压。】

【这时,清朝官员尚不知这是与天地会造反截然不同的拜上帝会起义,甚至完全不清楚起义领袖是些什么样的人。】

【而在杨秀清的指挥调度之下,起义“勤王”的各路人马加速向金田地区集结。】

【到道光三十年年底,连同陆续来投的客家人与天地会武装,总人数已逾两万。】

【十二月十七(12月20日,清军将领浔州协副将李殿元率军到达思旺圩,平南知县倪涛以为后援扎实,遂率兵勇、团丁向洲发动攻势,被胡以晃部太平军击败。】

【倪涛敌不过,便率兵退至思旺圩,与李殿元合军。】

【吃了败仗后,清军不敢贸然进攻,便采用稳扎稳打的方法,先在外围构筑工事,遍插木桩,围困洲山人村。】

【当时洪秀全、冯云山藏在洲,洪秀全担心被李殿元生吞,急令胡以晃带人进攻李殿元,另派人从山间小路去金田求救。】

【道光三十年十二月二十二(1850年12月25日)杨秀清在金田带三千余人攻打思旺圩。】

【先偷袭五峒山隘口的清军哨卡。越过关隘后,分兵两路,一路急奔思旺圩外围的李殿元军,发动突袭。】

【待李殿元军与太平军接仗时,太平军佯退,李军追击之时,第二路太平军发起围攻,第一路太平军也转入反攻,清军被打得溃不成军。】

【太平军直捣思旺圩,巡检张镛被杀。】

【杨秀清趁思旺圩会战时,派遣偏师出鹏化、罗掩,二十五日(28日)迎接洪秀全回到金田村总部。】

【这次营救洪秀全的一仗,后被太平天国称为“迎主之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