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章 机载探测预警系统(1 / 2)
当地居民纷纷向工兵们投来感激的目光。
“没有你们,我们可能永远走不出那个雷区!”
一位老人热泪盈眶地说:“你们是我们的英雄!”
分队长动情地回应:“这都要感谢我们的‘战友’——‘穿云探雷’!
有了它,我们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排除最大的危险!”
捷报频传,喜讯不断。
从边防到维和,“穿云探雷”正在一个个雷场上书写奇迹。
杨东祥和张恒,再次站在了一起。
“‘穿云探雷’经受住了实战的考验,为部队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是我军反雷装备的一次重大突破,更是我军现代化建设的一大进步!”
张恒感慨万千:“我们要乘胜追击,不断升级‘穿云探雷’的性能,让它在未来的战场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你们放心,我将全力支持‘穿云探雷’的研发和推广!”
两人紧紧握手,目光坚毅。
当“穿云探雷”的战果传遍大江南北时,一个特别的电话打到了张恒的办公室。
“喂,我是空军装备部的王开利。”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铿锵有力的声音:“听说你们研制出了‘穿云探雷’,在地面部队立下了大功,我代表空军向你们表示祝贺!”
张恒谦逊地说:“您过奖了,这都是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结果。”
“正是如此!”
王开利的语气愈发热切:“我们空军也在探索类似的技术,希望能借鉴你们的经验。”
“您说的是什么技术?”
张恒来了兴趣。
“是一种机载探测预警系统,用于探测和规避空中的导弹威胁。”
王开利介绍道:“我们称之为‘穿云探鹰’。”
“‘穿云探鹰’?这名字取得好!”
张恒赞叹道:“对空作战,最大的挑战就是各种防空导弹,就像地面的雷场一样危险。
如果能提前发现导弹,并及时采取规避措施,将大大提高飞行员的生存能力!”
“正是这个道理!”
王开利说:“我们的设想是,在飞机上安装一种多模态传感器,能够实时探测各种类型的导弹,并智能分析其弹道特征。
一旦发现威胁,系统就会自动提示飞行员采取最佳的防御动作,如释放干扰弹、改变航向等。”
“太棒了!这个设想非常超前!”
张恒兴奋地说:“‘穿云探雷’的核心,就是融合了雷达、声纳、红外等多种探测手段,实现了全天候、全地形的雷场感知。
‘穿云探鹰’如果能集成更多的探测模式,比如毫米波、激光等,探测范围和精度会更上一层楼!”
“我就是想听听您这位专家的高见!”
王开利笑道:“不知您是否有兴趣,与我们一起攻克‘穿云探鹰’这个难题?”
张恒没有丝毫犹豫:“这是我的荣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