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零六章 情难抑(1 / 2)

加入书签

柳国公打算不过问,一道细声细气的声音却响了起来:“照王妃这么说,只要是两情相悦,即便是私相授受也并无所谓?”

众人一起循着声音看过去,只见备嫁的九小姐不知何时来了,她是细细小小的一个人,穿着黑色绒质大斗篷,戴上黑风帽,几乎和夜色融为一体。

她应该来的时间不长,不然听到前半截的她不会这么淡定,甚至还想攀咬。

柳国公瞪着昏花的老眼看了半天才看出来,是九小姐,呵斥道:“小姑娘不安心备嫁,在这里做甚?”

小鸾心里过了一道,不做声,只看巫明丽,巫明丽心里也过了一遍,有了四五分准:“没关系,让她说。人固有一得。”

九小姐纤细的手指夹住一个荷包,面露得意之色:“哪怕是一个低贱的奴仆,一个不能生育寡妇,一个年纪都足够当姨妈的老女人,和王妃的亲兄弟两情相悦、私相授受,王妃也这般无所谓吗?还是王妃的无所谓,只对要笼络的外人有效,对自己的亲人则不然呢?”

那枚荷包小巧玲珑,颇具巧思。青缎底,上用三种绣法呈作三蓝绣,主体为艾草菖蒲,暗祝健康不生病的意思。

这个意象非常寻常,难为制作者审美绝丽,方寸之间有金银盘绣、劈丝、乱针等手法,作得草叶枝丫柔秀,即便是三蓝这样限制死死的配色也做得雅艳,留白之处颇有水墨画的布局。

有这样顶级的审美和做工,巫明丽只知道一个人:齐敏。

不过巫明丽更知道,巫序从未注意到齐敏,谈不上喜欢不喜欢,单纯的未曾注意。

巫明丽冷冷地看着她:“九姑娘的意思,我怎么不明白?”

九小姐道:“这是王妃的婢女赠给巫举人的,上面的花样暗藏了一句和巫举人有关的情诗,怎么王妃这就不肯认吗?”

巫明丽端起茶盏,不看别人,却看柳国公夫人和大奶奶:“九小姐怕是疯了,都快出嫁的人,不知道哪里捡来一个外男的荷包,不说物归原主,也不说扔了毁了,竟私藏下来,还言之凿凿说有私情,难道她一个不解男女私情的姑娘,这时候又懂得穿凿附会了?”

大奶奶和国夫人尚未明白,小鸾已经明白了,她侧过去对大奶奶耳语一番,大奶奶恍然大悟,道:“九妹也真是的,都烧糊涂了还出来看热闹,万一让梅翰林家知道了怎么好?太太,我送小妹回房。”

然后大奶奶昂首挺胸站起来,一把薅走了九小姐指尖的荷包,掖在巫明丽带来的一个从人手里,把九小姐的风帽往下一扯,挡住她的脸,不等她说出一个字来,强行抓着她的胳膊,把她推搡出去了。

大奶奶处理家务,小鸾凑过去和国夫人也说了两句,然后拿帕子掩着嘴,面露倦意,国夫人看了心疼不已,道:“原都是王妃的家事,偏摊在咱们这里,倒要叫人看笑话。知道的是误会,不知道的,还以为咱们家和王妃家过不去。天地良心,我还等着四奶奶肚子里这个娶王妃家女儿,哪里就到这份上!都是误会,误会。”

二奶奶、三奶奶这才醒悟过来,老国公亦附和说了两句“王妃受累走这一趟”,底下鄢质心有余悸,还好这脏水没有奔着他来,刘希心里一动,已经将前后故事猜得七七八八,心中哂笑不已,又更加确认这郎云清果然是个呆子,这样拙劣的手段都能难住他,倒很适合做自己的搭子——不多事,亦不和他为难,这才是能过日子的搭档。

巫明丽再次放下茶盏,起身与老国公道:“德化侯府事尚未尽,我还得回去了。郎先生我先带了回去,接下来的事,尚有时日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