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七章 让齐泰当战长(求订阅!!)(2 / 2)
朱标亦含笑回应:“欧阳伦以军制促吏治,实乃意外之喜。”
腊月将至,朝堂事务愈发繁重。
各地年赋结算、边疆戍防轮换、来年科举筹备等事项堆积如山。
但最牵动帝心的,却是工部尚书单安仁每日必奏的《京平铁路竣工事宜》。
这条贯穿南北的钢铁脉络,自洪武二十二年动工,耗银钱无数,征调民夫数十万,如今终于到了最后时刻。
洪武二十五年腊月二十,奉天殿大朝。殿外寒风凛冽,殿内炭火熊熊,百官肃立。朱元璋高坐龙椅,朱标侍立一旁,欧阳伦则立于武官之首,神色淡然。
就在各部奏事完毕,即将退朝之际,韩国公李善长突然出列,手持奏本,朗声道:“老臣有本要奏!“满朝文武顿时屏息。自淮西党连番受挫后,李善长已许久未在朝堂上如此锋芒毕露。
朱元璋微微眯眼,淡淡道:“讲。“
李善长躬身一礼,随即展开奏本:“臣弹劾军事内阁大将军欧阳伦,借军队整编之名,肆意挥霍国帑,致使军费暴涨三倍有余!“此言一出,满朝哗然。淮西党官员纷纷附和:“臣附议!““请陛下彻查!“
李善长从袖中取出一册账簿:“洪武二十四年,全国军费四百八十万两;今年仅陆军便耗银六百万两!“他语气凌厉:“新军虽号称精锐,但边关战事未增,军费却凭空翻倍,其中恐有贪墨之嫌!“
朱元璋眉头紧锁,转向欧阳伦:“欧阳卿,此事你如何解释?“
欧阳伦从容出列:“回陛下,军费确实增加,但绝无挥霍。“他示意户部尚书郁新呈上明细册:“请陛下御览军费去向。“
就在朱元璋翻阅账册时,齐泰突然出列:“臣要弹劾欧阳伦虚报军费!“他高举一迭文书:“同样的燧发枪,民间报价十五两,军械局采购却要二十二两!“
殿内气氛骤然紧张。朱元璋面色阴沉如铁,手指重重敲击龙案:“欧阳伦!这又作何解释?“
欧阳伦不慌不忙,从怀中取出一份密折:“齐大人查访的七家作坊,东家皆为淮西籍商人,且与李国公府管事有姻亲。“他声音陡然转冷:“这些作坊火器炸膛率高达三成!“
朱元璋勃然大怒,将密折摔在案上。欧阳伦继续道:“军械局的燧发枪虽贵七两,但炸膛率不足百分之一。“说着取出测试记录:“这是每支枪的工匠署名和试射数据。“
朱标适时补充:“儿臣曾亲验新式火器,确实精良数倍。“
朱元璋拍案大笑:“好!军费虽增,但边患大减,值!“随即厉声喝道:“齐泰降职三级!李善长罚俸一年!“
就在朝堂上针对军费问题的争论即将平息之际,欧阳伦突然从袖中取出一本蓝皮账册,双手呈上:“陛下,臣还有本要奏。“
朱元璋眉头一挑:“讲。“
欧阳伦的声音不疾不徐,却字字如雷:“臣近日清查军中账目,发现三大营中有将领勾结军需官,虚报兵额、克扣军饷,涉案银两高达八十万两。“
“什么?!“朱元璋猛地拍案而起,龙案上的茶盏被震得叮当作响。老皇帝双目圆睁,额角青筋暴起:“是谁如此大胆?!“
殿内百官顿时噤若寒蝉。方才还在窃窃私语的淮西党官员,此刻个个面如土色,有几个甚至不自觉地往后退了半步。
欧阳伦展开账册,声音清晰可闻:“神机营副将赵德胜,虚报兵额三百人,每月冒领军饷九百两;五军营都指挥使王保,与军需官合谋,以次充好采购军械,差价中饱私囊;三千营.“
随着一个个名字、一笔笔赃款被公之于众,朱元璋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当听到“海军都督佥事张永年挪用造船银两“时,老皇帝终于暴怒:“来人!把这些蛀虫都给朕拿下!“
锦衣卫指挥使纪纲立即出列:“臣遵旨!“
兵部尚书颤声道:“陛下,这些将领多是多是“他偷眼瞥向李善长,不敢再说下去。
朱元璋冷笑一声:“都是淮西旧部是不是?“他猛地转向李善长:“李善长!这就是你带出来的兵?!“
李善长扑通跪地:“老臣老臣实在不知“
“不知?“朱元璋怒极反笑:“方才弹劾军费时,你们不是查得很清楚吗?怎么自己人贪污就不知道了?!“
欧阳伦适时补充:“陛下,此案还牵扯到几位朝中大臣。“他从袖中又取出一份名单:“这是受贿官员的名册“
“够了!“朱元璋一把抓过名单,扫视片刻后,突然将名单狠狠摔在地上:“纪纲!即刻带人查抄这些蛀虫的府邸!凡涉案者,一律严惩不贷!“
“臣遵旨!“蒋瓛领命而去,铁甲铿锵声中,几名被点名的将领已经瘫软在地。
欧阳伦继续道:“陛下,臣建议成立专案组,由都察院、刑部、锦衣卫三司会审“
“准!“朱元璋斩钉截铁:“此案要一查到底,不管涉及到谁,绝不姑息!“说着,意味深长地看了李善长一眼。
欧阳伦突然拱手出列:“陛下,臣有一议。“
朱元璋余怒未消,皱眉道:“讲。“
欧阳伦的声音不紧不慢,却让满朝文武都竖起了耳朵:“齐泰虽犯大错,但终究是科举正途出身,精通算学。如今京平铁路正值用人之际,不如让他去保定府当个站点负责人,戴罪立功。“
殿内顿时一片哗然。几位翰林院的老臣倒吸一口凉气——这简直比直接罢官还狠!堂堂兵部侍郎,二品大员,竟要被贬去管铁路站点?
“欧阳伦!“齐泰猛地站出来,站出来时官帽都歪了,“你这是要羞辱于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