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38章 怎能不心生怨恨(2 / 2)

加入书签

魏忠义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再次说出一件让魏浩瞠目结舌的事情。

“北方的困境,你是了解的。其实,即便没有自然灾害,北地同样承受着景、夏两国的竭力压制。

随着天灾频发,元定乾焦急万分,急于救济灾民。

然而国库空虚,财政告急,连官员的俸禄都难以发放。

无奈之下,他只能变卖皇宫内的珍宝,以此筹集赈灾资金。

但是,在庞大的灾难面前,这些资金不过是杯水车薪。

而且,灾民们未必能真正受惠。”

魏浩叹息摇头,此类情形,历代都有,有人借国难之际谋取私利,这些人的行径比叛徒走狗更为可恨。

“后来,窦相提出了对策,为了筹集银两,他增设了税收,对江南地区加重税赋,名义上说是为了援助受灾百姓。

但江南百姓勤勤恳恳纳税,为何要将他们赖以生存的粮食分给他人?

因此,江南百姓对元定乾充满了怨恨。

而张党的根基,就在江南。

为了避免加税,百姓们不得不将田地挂在张党官员的名下。

若是赈灾的粮食能真正分发到受灾手中也就罢了,他们满怀期待地等着,却始终等不到救命的粮食,怎能不心生怨恨?

因此,百姓揭竿而起,元定乾终于心灰意冷,明白仅凭个人之力,难以抗衡这些势力。

朝廷无法发放军饷,甚至军权都难以掌控。

纵然有忠臣,但他们也需要谋生养家。

若想稳固权力,必须确保旗下士兵温饱,这样才能得到他们的忠诚。

国库空虚,张党却财大气粗。

每当边关将士生事,都是窦相设法筹措资金以安抚军心。

他们对窦相的感激之情,还需要多说?

在这个崩坏的世界里,有黄金才能有亲情,也能有忠心。

毕竟,能够保全自家已是不易,保家卫国更是无从谈起。”

魏忠义叹息一声,继续道:“后来的事情便发生了,元定乾无法生育,被权力斗争中被击败,心灰意冷,为了自保,才有了若芷的上位。

这一切,不过是权力斗争的产物。宋家的遭遇,也是如此……”

“老爹,为何过去不曾听你提起这些?”魏浩问。

“谈论这些毫无意义,我不希望你卷入其中。我遭受清算之后,你被派往凉县,或许这是天意。儿子,老爹对你有所亏欠啊。”魏忠义声音哽咽。

“往事已矣,无需再提。只要我们一家人平安,就比什么都重要。”魏浩笑。

回首过往,虽然有很多辛酸,但更多的是满足。

他凭借自己的力量,打下了一片辉煌的江山。

魏忠义感慨万千,随即压制住情绪,道:“如果宋婉儿真的是野蛮后代,那她确实不宜成为皇后。她想必也清楚自己的身份,虽然对你有所隐瞒,但并非出于恶意。至于魏健,无人能改变他大皇子的地位。他是否会成为太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要健康长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