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51章 何敞调查械斗案,升官至御史中丞(1 / 2)

加入书签

数日后,秦皇宫内,群臣肃立。

淮浦郡发生的械斗惨案,如同一块巨石,投入了原本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巨浪。当使者将详细情况禀报后,君臣们个个面露震惊之色……

“既非叛乱,也非仇杀,仅仅是为了利益,就闹出如此大的人命案子,这成何体统!”一位老臣气得胡须直颤。

嬴安端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脸上满是惆怅。他本以为如今是太平盛世,百姓安居乐业,没想到却接二连三地出现治安之乱。先是雁门之冤,如今又是淮浦械斗,这让他心中颇为忧虑。

“诸位爱卿,对此事有何见解?”嬴安开口问道,目光扫过群臣。

文臣江革上前一步,躬身说道:

“陛下,此事皆因商贾与豪强贪图利益所致。微臣以为,当严惩首恶,以儆效尤。同时,应加强地方治理,教化百姓,让他们知晓仁义道德,不可为了私利而胡作非为。”

文臣龙方等则捋着胡须,缓缓说道:

“陛下,江大人所言甚是。但微臣认为,还需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淮浦之地,水运发达,利益丰厚,这才导致商贾与豪强之间争斗不断。

朝廷可在当地设立专门的机构,对商贸进行规范管理,如此一来,或许能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武将耿秉站出来,声音洪亮地说道:

“陛下,末将以为,对于这些无法无天的商贾和豪强,就该用武力镇压。末将愿亲率一支大军前往淮浦,将他们一网打尽,以维护我大秦的威严!”

群臣各抒己见,争论不休。

嬴安听着他们的话语,心中却愈发迷茫。他一时之间,竟不知该如何决断……

思虑良久,嬴安终于开口道:

“诸位爱卿所言,皆有道理。但此事事关重大,不可草率行事。朕决定,派出何敞前往淮浦调查,务必查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同时,派出三百禁军陪同何爱卿,以确保他的安全。”

“遵旨!”何敞出列,躬身领旨。

“何爱卿,此事就交给你了,你一定要秉公办理,不可有丝毫徇私。”嬴安叮嘱道。

“微臣遵旨,定不负陛下所托!”何敞坚定地说道。

何敞领旨后,不敢耽搁片刻。他回到府中,迅速收拾好行囊,与三百禁军汇合。

禁军们身着甲胄,手持长枪,威风凛凛地站在府前。何敞骑上一匹高头大马,望着眼前整装待发的队伍,心中暗自下定决心,自己一定要将淮浦械斗一案查个水落石出!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离开了咸阳城,朝着淮浦郡进发。

一路上,何敞无心欣赏沿途的风景,脑海中不断思索着该如何展开调查。他深知,此次任务艰巨,不仅要面对那些狡猾的商贾和豪强,还要处理好与当地官府的关系……

数日后,何敞一行人终于抵达了淮浦郡。

淮浦太守早已得知消息,带着一众官员在城门口迎接。

何敞翻身下马,与太守寒暄了几句,便直奔主题。

“太守大人,淮浦械斗一案,你可知晓详情?”何敞问道。

太守面露难色,支支吾吾地说道:

“回大人,此事事发突然,下官也是刚得知不久……那些商贾和豪强实在是无法无天,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聚众斗殴,还闹出了人命。下官已经派人四处搜捕,但至今仍未有结果。”

何敞听了,心中冷笑一声。他知道,太守肯定脱不了干系,否则商贾和豪强们也不敢如此明目张胆地械斗。但他并没有当场揭穿太守,而是决定先展开调查,掌握足够的证据再说。

“太守大人,此事就交给本官吧。你只需配合本官的调查,提供必要的帮助即可。”何敞说道。

“是,是,下官一定全力配合大人的调查。”太守连忙点头哈腰地说道。

何敞在太守的陪同下,来到了械斗的现场。

现场一片狼藉,地上还残留着斑斑血迹,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血腥味。何敞仔细地查看了现场的情况,心中已经有了初步的判断。

“太守大人,你可知这些商贾和豪强为何会发生械斗?”何敞问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