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31章 四线作战的大宋(2 / 2)

加入书签

然而,就在刘延庆征讨王庆的大军刚刚启程之际,江南的急奏却如同一道晴天霹雳,骤然传到了东京。赵佶对此毫无办法,只得暂时放下他对花石纲的痴迷,匆忙召集大臣们上朝议事。

这份来自江南的奏折,犹如一盆冰水,将赵佶的满心欢喜瞬间浇灭。奏折上赫然写着方腊起兵造反的消息,而且已经连续攻克了五个州郡!赵佶气得浑身发抖,怒不可遏地将奏折狠狠地扔了出去。

此刻的赵佶,早已顾不得什么天子的威严和礼仪,他的情绪彻底失控,破口大骂道:“气死朕了!这些人怎么就如此不安分,一个接一个地都要来反叛朕!”

发泄完心中的怒火后,赵佶稍稍冷静下来,环顾四周,对着满朝文武大臣问道:“诸位爱卿,如今这方腊造反,谁能领兵前去讨伐他呢?”

就在这时,太尉宿元景站了出来,他面色凝重地启奏道:“启奏陛下,以目前朝廷的状况来看,实在是没有多少兵力可以派遣了。”

赵佶听到宿元景说现在大宋没有可派遣的兵马,满脸都是难以置信的神色,他瞪大了眼睛,声音略微有些拔高,说道:“这怎么可能呢?朕的大宋可是泱泱大国啊!拥有百万雄师,怎么会到了无兵可用的地步呢?”

宿元景看着赵佶那惊愕的表情,心中不禁暗暗叹息。他稍稍犹豫了一下,还是如实回答道:“陛下,近年来西夏频繁侵犯我大宋边境,那十几万西军实在是难以轻易调动啊!若是西军调离边境,恐怕边境防线就会出现漏洞,让西夏有机可乘,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呀!”

赵佶眉头微皱,显然对这个回答并不满意。他紧接着追问:“我大宋除了西军之外,难道就没有其他的兵马了吗?其他各路的军队呢?”

宿元景无奈地叹了口气,解释道:“河北的田虎起兵造反,刘法将军已经率领了八万大军前去平乱。虽然目前刘法将军屡战屡胜,但田虎势力颇大,一时之间恐怕难以将其剿灭。而高太尉则率领着十几万大军正在和梁山泊对峙,双方至今也未能分出胜负。”

赵佶的脸色变得愈发难看,他的眉头紧紧地皱在一起,似乎对目前的局势感到十分焦虑。宿元景继续说道:“前些日子,刘延庆将军又率领了十三万大军去征讨王庆。如今朝廷四线作战,兵力分散,实在是有些捉襟见肘啊!再加上去年攻打梁山泊时,我们先后损失了二十万大军,这对我大宋的军事实力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宿元景仔细地核算了一下,发现去年损失的那二十万大军至今都还没有得到补充。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皇帝对军事事务不闻不问,而高俅和童贯则忙于侵吞这二十万大军空缺所带来的空饷,根本无暇顾及招募新兵的事情。

如今,四线作战所需的兵力已经超过了五十万,这使得原本就兵力紧张的东京禁军更是所剩无几。宿元景经过一番推算后得出结论:如今东京的禁军数量已经不足十万,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残之辈,真正能够上阵杀敌的,只有被称为“上四军”的捧日军、天武军、龙卫和神卫,而这四军加起来也不过才五万余人。

更为棘手的是,这四军不仅人数有限,而且还肩负着护卫皇帝的重任,绝对不能轻易调动。就在宿元景为此忧心忡忡的时候,童贯站出来说道:“陛下,以目前的形势来看,如果想要征讨方腊,就必须从蜀中、河北等地调兵。否则,一旦方腊的势力坐大,后果恐怕不堪设想啊!”

赵佶听了童贯的话,心中虽然有些不情愿,但也实在想不出其他更好的办法。无奈之下,他只得将处理这些事情的权力交给了童贯,自己则感到一阵头痛欲裂。他不禁哀叹道:“今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怎么一个接一个的都跑来造反呢!”

这时宿元景道:“启奏陛下臣又一计可解当前的局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