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五十二章 洗了点阳光青提(2 / 2)

加入书签

杨文岳暗骂这些火器真是不堪用,二百多步射敌竟是半成敌人都打不死。

贼兵勒马停在二百余步的位置,旋即调转马头与墙体相交,倒像是刻意与风向平行。

一名贼兵眯着一只眼,平举的右臂崩得笔直,竖起的大拇指像是在给杨文岳点赞。

“这是何意?”杨文岳没来由地询问四周,肉眼中的贼兵已然无法分清五官,勉强可分辨衣物颜色。

忽然有人搭腔道,“这是贼兵的单目测距法,可辨敌我相距多少步距。”

杨文岳闻言扭头看去,依稀记得对方是徐州参将杜仓,曾经协同背嵬军征伐辽南。

随着举手的贼兵垂下胳膊,所有同列的贼兵好似收到命令一般,端起早已装填完毕的“长条鸟铳”对准墙头。

贼兵刚把鸟铳端起来的瞬间,杨文岳便听见熟悉的声音惊声大喊,“速速趴下!”

那人犹如恶虎扑食一般,一把将杨文岳扑倒在地,旁边的文臣、监军、铳手还么反应过来发生什么,就有七八十人像被重锤击中一般向后倒下去,墙头顿时溅起一片弹打飞石的白烟。

一下子所有文臣武将都不知所措地趴下来,但还是有几个动作迟缓的倒霉蛋被后发铳弹命中。

杨文岳被扑倒的瞬间,只觉浑身肢体险些崩坏,半个身子的痛觉神经都在齐声发出痛苦啸叫。

他忍痛回看自己方才站立的位置,赫然多出一位胸口涌血的重伤者,那人脸上的汗水瞬间爆出,急促张合的嘴唇溢出一条裂开的血丝。

杨文岳惊魂未定地喘息,若没有杜参将救他,他只怕已成铳下亡魂。

杨文岳尚未恢复思考能力,只是一个劲地指向死去的铳手。

他的视线不知觉向远处挪移,一张熟悉的脸朝向自己,眉眼间点缀一颗红点,正缓缓涌出血流。

那人不是监军太监又是谁?!

第三轮排枪射击再次抛在墙头,打碎一地落石砰砰作响,吓得杨文岳不由得缩紧脖颈,其他官兵更是不敢直起身。

仅有少数胆子大的官兵,将鸟铳探出脚边的射击孔,也不管能不能打中便扣动扳机射敌。

“这、这是?”杨文岳指了指墙头飞溅的弹丸。

“是贼兵的迅雷铳。”杜参将颇为干练,始终保持低于垛口的高度,拾来一杆用火石击发的鸟铳,“贼兵迅雷铳外形与此等自生火铳无异,但枪膛之内却有凹槽纹理……”

“嗯……”

杨文岳低头沉吟,想起当初巡抚登莱时,与训练新军的佛郎机教官讨论过火器,那时便见过西夷的手铳膛内刻了凹槽纹理。

只是带凹槽的火器装弹极其困难,远比一般鸟铳耗时多三倍,他亲眼见到西夷用榔头砸击多下才把弹丸塞进去。

在西夷手中都不愿多用的“膛内凹槽”,为何贼兵却能解决装填困难的问题?

似乎没从总督脸上看见惊诧神色,杜仓显得略微失望,不过他继续语出惊人,“贼兵的迅雷铳一分钟可打三发,可在二三百步内,十中七八……”

“二三百步便可杀敌?”杨文岳倒吸一口气凉气。

跟西夷打过交道的他明白,西夷将时间分成时分秒,将一日分作二十四小时。

反贼谋反之前不也是大明官军么,怎么所用火器比西夷还要犀利。

西夷的“奇技淫巧”胜过大明,这是杨文岳与诸位部堂高官皆知的事。

比别人弱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道敌强我弱还固步自封,不思进取。

大明自我研发的鸟铳、斑鸠铳、自生火铳、红夷大炮……便是仿照西夷所成,只是苦于经费不足,难以普及全军。

而贼兵拥有如此“神兵利器”却不上贡给朝廷,岂不是说红巾贼、背嵬贼早有不臣之心?

“贼众之中有百里挑一的神铳手,他们唤之‘车击手’,其所用迅雷铳用精铁打造,更为精良,铳尾配置千里镜,可打四百步……”

“竟能如此犀利?”

“督宪老爷请借物一用。”杜参将指了指杨文岳顶上头盔,后者连忙摘下铁盔递过去。

只见鸟铳挑起头盔缓缓探出垛口,不一会便听见一阵急促的尖啸声响,几颗弹丸带着尖锐的呼啸声接连打来,其中一发裹挟着强烈冲击,把头盔打飞数尺。

“啊!”

杨文岳一惊,待杜仓收回头盔,可见头盔顶部前后被贯穿两个空洞。

“贼寇接连放铳,此地如何能守,若是贼军主力杀来,此墙非破不可!”

“无妨。”杜仓说,“督宪老爷大可吩咐下去,命各部将士如我刚才所做那般诱骗贼寇放铳。”

“这是何意?”

“反贼每战所带弹药皆有定数,若是火器弹药耗空,他们便只能退后扎寨,坐等主力到来。”

“好!杜将军良言真乃及时雨!若全军文武皆有杜参将之才,岂容反贼在此放肆!”杨文岳忽地指了指墙垛,“铳响声停了。”

“眼下放松警惕还为时尚早。”杜仓咧嘴苦笑,“贼寇野战、夺城的计谋数不胜数,当年我与他们夺回辽南数城,亲眼见他们每战施用不同法门,皆不重复。”

“反贼军中亦有兵法奇才啊。”杨文岳哀声感叹。

若没有辽东异变,背嵬军与红巾军仍为大明效忠,或许此刻会到他麾下听用,一起南下征讨乞活贼吧?

正感慨间,杨文岳与杜仓都看见头顶飞过上百个渺小物件,好像是系着东西的孔明灯。

这回是真正的孔明灯,一盏盏油灯促使纱布高过墙头,顺着东南风掠过县城。

有些孔明灯的油料放的很少,不一会便燃尽掉落下来落入城中,灯盏底部还系着什么东西。

杨文岳命人拾来一看,竟是贼兵滥发的“剿兵安民”告示——

为剿兵安民事。

明朝昏主不仁,宠宦官,重科第,贪税敛,重刑罚,不能救民水火。日罄师旅,掳掠民财,奸人妻女,吸髓剥肤……

杨文岳登时就怒了,可恶逆贼,竟把大明官军当作贼寇围剿,简直倒反天罡!

就在杨文岳怒火中烧之际,负责搬运一窝蜂、红夷大炮上墙的兵士到了。

“好!”杨文岳大手一挥,“给本督痛杀反贼锐气,我要让他们瞧瞧谁是官兵,谁是反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