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18章 郭生之狐仙墨引(1 / 2)

加入书签

第318章 郭生之狐仙墨引

在山清水秀却又略显闭塞的沂水东山,住着个叫郭生的年轻后生。郭生打小就对读书识字痴迷,田间地头、屋内屋外,总能瞧见他捧着书诵读的身影。可无奈这山村偏远,连个像样的先生都寻不到,没人指点,全靠自己瞎琢磨。眼瞅着都二十好几了,写出来的文章里,错别字还是一抓一大把,语句也常常不通顺。

祸不单行,郭生家里还闹起了狐仙。也不知道这狐仙为啥就盯上了他家,平日里吃穿用度,常常莫名其妙就没了踪影。衣服晒在院子里,眨眼就没了;刚做好的饭菜,一转身就少了一大半;连吃饭用的碗筷、睡觉盖的被子,都时不时消失不见。一家人被折腾得苦不堪言,却又毫无办法,只能整天提心吊胆。

这天夜里,月色如水,郭生坐在桌前专心读书。读累了,他便把书卷放在案头,起身活动活动。等他再回来时,眼前的景象让他目瞪口呆——书卷上满是墨汁,被狐狸涂得乱七八糟,好些地方黑成一片,根本分不清字行。郭生又气又急,眼眶都红了,可对着这看不见摸不着的狐仙,他又能怎样呢?他强压着怒火,耐着性子,从那一堆被涂得面目全非的书卷里,挑出稍微干净些的部分,整理成册,前前后后也才拼凑出六七十篇能读的内容。郭生望着这些被“劫后余生”的书卷,满心都是愤怒与无奈。

日子一天天过去,郭生没有放弃读书求学。他日夜苦读,又积攒了二十多篇习作。他满心期待,想着拿着这些文章去城里找有名望的先生请教,好提升自己的学问。第二天一大早,阳光还没照进屋子,郭生就起床了。可当他走到书桌前,整个人都僵住了。只见那些精心准备的文稿被翻得七零八落,摊在案头,上面布满了墨汁,几乎看不到一个完整的字。郭生的脸瞬间涨得通红,双手紧紧握拳,额头上青筋暴起,他实在是忍无可忍,冲着屋子大喊:“这可恶的狐仙,到底要怎样才肯罢休!”

就在郭生气得跳脚的时候,好友王生因事来到东山。王生和郭生自幼相识,关系十分要好。一进郭生家门,王生就察觉出气氛不对。看到郭生那副愁眉苦脸的模样,又瞧见桌上被涂污的文稿,王生忙关切地询问发生了什么事。郭生像是找到了倾诉的对象,一股脑把家里闹狐仙,以及文稿被涂的糟心事全说了出来,还把那些残缺不全的稿子递给王生看。

王生接过文稿,眉头紧锁,仔细地研究起来。他一会儿轻轻摇头,一会儿又微微点头,神色十分专注。突然,王生眼睛一亮,兴奋地对郭生说:“怪了怪了,这狐狸的涂抹可不简单呐!你瞧,它留下的痕迹好像是在对文章进行点评,有褒有贬。再看这些被划掉的地方,大多是些繁杂多余、没啥用处的内容,删得有理有据。说不定这狐仙是来帮你的,你不但别恼,还得把它当老师呢!”郭生听了,半信半疑,可又找不出反驳的理由,只能将信将疑地点点头。

几个月转瞬即逝,郭生在读书写作上越发勤奋。这天,他闲来无事,翻开之前被狐狸涂改过的旧作,这一看,可把他惊到了。他发现狐狸当初的那些涂改,每一处都恰到好处,经它这么一改,文章的逻辑更清晰,语句也更通顺了。郭生这才意识到,王生说得没错,这狐仙真的是在指点他。兴奋之余,郭生立马铺开纸笔,重新写了两篇文章,小心翼翼地放在案头,满心期待着狐仙的再次“批改”。

第二天清晨,第一缕阳光照进屋子,郭生就迫不及待地跑到书桌前。果然,两篇文章又被涂改了。看着那些新鲜的墨痕,郭生心里满是欢喜,对狐仙的感激又多了几分。就这样,寒来暑往,一年多过去了。有一天,郭生发现,狐仙不再像以前那样逐字逐句地修改文章,而是用浓墨在纸上洒出一个个硕大的墨点,密密麻麻,布满了整张纸。郭生看着这些墨点,一头雾水,完全摸不着头脑。

带着满心的疑惑,郭生赶忙拿着这些被洒了墨点的文稿去找王生。王生接过文稿,仔仔细细端详了许久,突然一拍大腿,激动地说:“郭兄,恭喜恭喜啊!这狐仙真乃你的恩师!你看这些墨点,看似随意,实则是在告诉你,文章已经写得足够精彩,可以拿去参加科举考试啦!”郭生听了,又惊又喜,一颗心怦怦直跳。

这一年,科举的考期如期而至。郭生怀揣着狐仙“指导”过的文章,信心满满地走进考场。放榜那天,郭生早早地就跑去看榜。当他看到自己的名字赫然在列,成功考中秀才时,激动得热泪盈眶。他深知,这一切都多亏了那神秘的狐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