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郭生之狐仙墨引(2 / 2)
自那以后,郭生对狐仙感激不已,就像供奉祖宗一样,常常准备丰盛的酒食,摆在院子里,诚心诚意地感谢狐仙的帮助。每次去城里买书,尤其是那些科举考试的范文,郭生再也不自己瞎挑了,而是恭恭敬敬地把书放在案头,让狐仙来决定哪些才是真正有用的。
在狐仙的“庇佑”下,郭生的科举之路一帆风顺。两次乡试,他都名列前茅,顺利晋级。后来参加会试,郭生也不负众望,考中了副榜贡生。曾经那个在山村里无人指导、被错别字困扰的毛头小子,在狐仙的奇妙指引下,一步步走向了成功,成了十里八乡人人称赞的才子 。
郭生自从得了狐仙相助,在科举之路上顺风顺水,在当地也渐渐有了些名气。彼时,叶、缪等名士的文稿,文风典雅绮丽,在坊间极为流行,家家户户都争着传抄诵读,视作科举登榜的不二法宝。郭生也有一本他们的抄本,爱若珍宝,平日里翻看时,都要先净手,生怕污损了书页。
一天夜里,郭生如往常一般挑灯夜读,将那本珍贵的抄本放在桌上。待他起身去添茶水的工夫,只听“哗啦”一声,像是有什么重物倾倒。郭生心头一紧,赶忙跑回桌旁,眼前的景象让他瞬间呆立当场——一大碗浓墨,不偏不倚全泼在了抄本上,书页几乎全被染黑,那些平日里让他反复研习、烂熟于心的绝妙词句,此刻都被墨污得不见踪影。郭生眼眶泛红,双手颤抖着捧起抄本,心痛得说不出话来,他实在想不明白,一直以来给自己帮助的狐仙,为何突然做出这等事。
此后,郭生并未就此消沉,他抖擞精神,依据科举题目构思新作。每写完一篇,他都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行文流畅、辞藻优美,定能在考场上大放异彩。可每次清晨醒来,却发现文稿被狐狸随意涂抹,原本工整的字迹被划得乱七八糟。次数多了,郭生对狐仙的信任开始动摇,他心想:“之前承蒙狐仙教导,我才有所成就,可如今这般行事,莫不是故意刁难我?”渐渐地,他不再像从前那般笃信狐仙的指点。
没过多久,朝堂风云变幻,叶公因大力提倡正统文风,触怒了某些权贵,被朝廷贬谪。听闻这个消息,郭生猛然回想起狐仙泼墨毁书之事,这才惊觉狐仙竟有如此先见之明,对其佩服之情又油然而生。可让郭生郁闷的是,即便他已重新认识到狐仙的不凡,每次费尽心思、苦心经营写出的文章,依旧会被狐狸涂污。
此时的郭生,已多次在科举中名列前茅,心气变得高傲起来。他觉得自己的才学已然足够,面对狐狸的“破坏”,愈发认定是狐仙在无理取闹。为了验证心中所想,他特意找出从前被狐仙洒上许多墨点、却被王生认为是佳作的文章,重新抄录一遍放在桌上试探。果不其然,第二天一看,狐狸又将这些文章全部涂黑。郭生见状,忍不住大笑起来,嘲讽道:“这狐狸真是荒唐!以前说这些文章好,如今又全部否定,不是瞎闹是什么?”
从那之后,郭生不再给狐狸准备酒食,还把那些考试用的读本统统锁进箱子里,想着眼不见为净。第二天清晨,郭生检查箱子,发现封条完好无损,没有丝毫被打开过的痕迹。他放心地打开箱子,却被眼前的一幕惊住了:只见书的封面被涂了四根手指粗的墨线;翻开第一篇,上面画了五道墨线,第二篇同样也是五道,再往后就没有任何涂抹的痕迹了。郭生盯着这些墨线,满心疑惑,却怎么也想不出其中的含义。可奇怪的是,自那之后,狐狸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再也没有出现过。
日子一天天过去,又到了科举放榜之时。郭生自信满满地前去看榜,可当他看到榜单上自己的名次时,如遭雷击——这次科举,他一次考了四等,两次考了五等,成绩一落千丈。回想起之前狐狸的种种举动,再看看眼前的结果,郭生恍然大悟,原来狐狸画下的墨线,竟是对他此次科举名次的预示。他懊悔不已,心中满是对狐仙的愧疚,可一切都已无法挽回。
在这之后,郭生闭门反思,终于明白了“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曾经的他,因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固步自封,一味沿袭叶、缪等人的陈旧文风,不愿做出改变,最终才落得如此下场。他时常感叹,自满带来的危害竟如此之大,若能早些醒悟,或许结局就会大不相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