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症脉寻印C(1 / 2)
第三十五章 千秋传承
一七六.好一个本来无一物
一七七.米熟也未
一七殊般若》,到自己以《金刚经》明心见性,于中那说不清,道不明更难割难舍的佛果有相之求,是不是依然都还牢牢有所根存的呢?或许如此,才有“时时勤拂拭”的功课着落;或许如此,才有“东山法门,尽在秀矣”的实至名归吧……
是慧能“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惊醒了自己!
是慧能“道由心悟,岂在坐也”透彻了自己!
是慧能“不求余物,唯求作佛”坚定了自己!
是慧能入寂灭清净境界当是佛道,百年自身成就即谓佛果清晰了自己!
是慧能习气亦人自心自性之发挥叫见性人人当下直了成佛变得更为确定!
“佛以法为师”,“般若能生佛”,“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不就在了然诸法如梦如幻,使人彻悟于法住无所住,得无所得的世界人生本相吗……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好一个“本来无一物”~~
万法如幻,不真即空,空不执著,当然心无一物。www.126shu.com
一物不有之心自显清净本性,人又岂有不见之理?
一物不住之人既无尘埃可惹,更无勤拂之事,岂又不是当下成就,岂又不是有住常灭寂光自在之境……
人说佛门乃空门,那空就空在百年之人真的住无所住,得无所得吧?那无住无得之中的本来无一物,当然就是世界人生本相的一针见血,一言中的,一语道破,更人生命因此涅槃的不二法门吧?
人有此悟,见性当落实处,入佛即是生死解脱,得佛即是百年自在,成佛即是一己生命自身成就!
~~那獦獠所悟真若如此,他不得法,法又为何物?
那獦獠所悟真若如此,真乃佛法幸甚,宗门幸甚!
八个月来,这个慧能还真从未让人失望过啊!明天,想明天他也一定会给人一个更加完满的答案吧……
~~霜凝天地,月光清寒,夜静更深已作最后决定的大师精神一松,便觉冷气明显袭人.......毕竟花甲之年了,那生命的四季里,冬日的阳光虽也温暖大地,但只有春天的红日才能给万物勃勃生机吧……
人,终究要老,毕竟要去,但佛法不能老啊,而薪火相传之中,那真正的佛法,才是人间春日永在的希望之光吧……
想到这里,大师缓缓来到壁前,缓缓打开柜子,从最里处缓缓捧出达摩祖师代代相传的木棉袈裟深情的抚摸着,抚摸着…… 然后突然一提一抖一展披在了身上又双手合十默默之后,便于座上庄严入静了。
一七七.米熟也未
早课之前,禅堂门内门外,禅师们似乎少了些往日的肃穆和安宁,三三两两有些交头接耳……
~~“大师叫尽诵上座之偈,可好几天了,怎不见传付衣法?”……
“听说大师邀约江州别驾,是专为獦獠入籍度牒之事?”……
“大师言獦獠亦未见性,难道……”
“那大师急急擦掉獦獠之偈什么意思?”……
“这几日上座有些神情恍惚,不知为何?”……
“传法行者,以獦獠为师为祖,决无可能!”……
“我等以后非五祖和教授师,谁也不依!”……”
……
早斋之后,众僧返回禅堂之时,五祖却于凛凛寒霜之中拄杖独向西山而去,知情者将消息告诉了神秀,神秀一下就敏感到了此事的非同寻常,因为西山双峰乃四祖灵塔所在……
昨日下午,听人转述了慧能所呈之偈更现场情形之后,精神一直紧绷的神秀反却一下有所解脱了,因为他当下就清醒意识到了己之所见,的确不如獦獠。回想这大半年五祖为慧能所做的一切,还真表明大师从一开始就从内里有所倾向了…… 昨天大师的擦偈之举与之前为慧能所做的许多事情一样,那深深的用心现在想来太明显不过了,而这次擦偈的欲盖弥彰,可能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吧~~
“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世间出世间,大师于世道人心,当然要比年轻的獦獠识之更透,感受更深了。因此其于慧能一切一切的用心,都是出于保护爱护这一目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也正因为如此,不更说明了慧能在大师心中的份量,不更说明大师为东山法门早就有另辟蹊径的擘画了吗……
整整一个上午,神秀于坐上虽一动未动,但眼角微微的潮润,或多多少少有透此时此中他内里的翻江倒海更五味俱陈……
~~而午后不久,刚从双峰返回的五祖便径直去了槽厂,进院之后,更是直奔慧能所在的碓房……
~~“大师!”
正巧前来担米的僧人先见入内的五祖了,五祖于之点头笑笑,而闻声抬头的慧能略为吃惊之中还未来得及起身,五祖却直面开口便问:
“‘米熟也未?’”
慧能闻之,一下意识到这是五祖面人的双关用语,于是起身稍作迟疑便施礼答曰:
“大师,‘米熟久矣,犹欠筛在。’”
“筛在自心自性,何以有欠?”
“大师,佛说一切是名,故有筛在,故为有欠。”
“如此那就筛筛?”
五祖欣然一笑,并边言边意味深长的盯着慧能用手中之杖轻击碓杠三下,随即转身飘然而去……
“行者,你与大师刚才什么意思?”五祖刚一出门,早一脸茫然的僧人就急急相问。
“上人,可知祖室所在?”而慧能却十分认真的反问。
~~这时,僧人似也敏感到了点儿什么,于是便仔仔细细告诉慧能……
一七八.识自本心,见自本性
有智先禅师的悉心传授,有五祖后山晤面时的关键指点,加之牢记了圆梦师父的切身告诫更八个月来的“用志不分”,慧能坐禅的功夫,可谓进步神速,可今晚为什么就有些静不下来了呢~~
大师昨天脱鞋擦偈并“亦未见性”的断语,今日午后突临碓房“米熟也未”的见问,更那三下轻击碓杠的声音,此刻于慧能犹萦耳畔,在心深深……
~~昨天大师何言“亦未见性”?
想夏末某日,大师于山顶语重心长:“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人,识心见性,本是学法之由,得法之益。佛法如筏,人哪有本心本性己识再来学法的道理,所以大师此谓乃指人之出家更以佛法为百年荷担之学了,或也正因为如此,大师于己此言才更是良苦用心……
天下人食五谷,处六气,秉七情无出其外,但感病却因人而异,不就在人的体质天生就有许多的不同吗?医者若无视这种本有的差异,同病之时之中,那同方同药既可救人,有时或亦会因之于人有误的吧……
人,“世间流浪,其性不同,所趣各异,想念非一。”佛乃大良医,知病而说药。一人一世界里,那出家当然亦人百年的一种非常之性、非常之趣、非常之念、非常之缘更过隙人生、刹那生命成就的一种非常之径了。因此,一般而言,伽蓝袈裟,不仅无益通常人生,或更是一种鲜活生命的自戕吧?大师前后于己开示的深深用心,实实着落,是否亦在这里呢?因为人学法得法,终在展开百年生命,成就一己人生。人不洞然此中的因缘本末,志趣根本,那于学法之人“亦未见性”,还真是鞭辟入里的吧……
~~可大师今又何究“米熟也未”呢?
想深秋某日,大师于山颠目光深邃:“若识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何谓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生人于世,天地有我,抗志高节!人又岂能将自在身心囚于贫贱,卖与富贵,屈从威逼。但在现实面前,又几人能承载此中之志,承担此中之节更不惭不愧为人的一己本心……
何谓天人师?天本美好如意的寄托,人本天地钟毓之独灵。可那美好如意,只代代神话,而独灵之人,亦万类痴愚丑恶的极至吧?人若有存美好,谨遵本心本性不作诸恶,奉行众善,并于中自净其意,不仅堪为世人楷模,假如真有神仙,想必也定会从天而降为之五体投地的吧,可千百年来,又几多天地共仰之人?
人的美好之心,人的独灵之性,人的丈夫意气及为天地立德的壮阔理想,或人皆有存的吧,但又几人于中冰鉴且于中有所成就呢……
佛者觉也,此觉不仅是于诸法本相穷原竞委之明,且更在生命之志的清醒筛择及人生得失的竭力存真吧?“米熟也未”过程之中的去壳吹糠与人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并由此成就一己人生更生命的至真至正,或也有相通相近的道理吧……
或许,人只有洞然了万法寂灭之中人无住无得本净的心性,才能将一己小我完完全全融入这不生不灭永恒美妙的世界?
或许,人只有因之彻底净除了身心里外一切患得患失之杂,才能真正显现并不遗余力去成就人心比天地还要更广阔,比时间还要更久恒的纯正纯净那美好的愿境吧?
而此中丈夫之立,天人师之尊,更成佛之谓那名异实同的自我超拔,或就在真正“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因为非此洞彻,便不能有人生矢志不移的百折不挠和生命的旷达洒脱;非此敞亮,更难有无量的视野,无量的襟怀吧……
仍以释迦摩尼面对比一己生死更重更难的灭国灭族那不可思议的抉择来说,假如没有其“识自本心,见自本性”的透彻更于中悲天悯人的恢宏信念,至多一国家民族的英雄而已,之中又何来人间丈夫的担当,天地之师的德行及佛之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成就呢?
所以,人悟与不悟,彻与不彻,更临人临事的态度、担当和境界,还真有一个“米熟也未”的天大问号及天壤之别了吧?
所以,五祖于人虽从一开始就有所认定,但真要传法且于其实实有寄非常之望时,那“亦未见性”之苛,“米熟也未”之究也顺理成章了吧?
当然了,人到底见性也未,米熟也未,不仅在其反躬自问,且也有待进一步的勘验了。五祖那三声杖击暗示今晚三更相见,或也有存之中的分晓吧……
一七九.汝今彻也
二更过后,慧能便悄然出门了。
↑返回顶部↑